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16年里約殘奧會上,中國實現了殘奧會金牌榜的四連冠,開創了新的奧運歷史紀錄。
本屆里約殘奧會是在境外舉行的殘奧會中,我國參賽運動員人數最多、參賽項目最多,代表團規模最大的一次。中國的殘奧健兒們本次拿到了107金81銀 51銅共計239枚獎牌的成績,高居獎牌榜首位,并遠遠超過了第二名,讓人難以望其項背。本屆殘奧會金牌數、銀牌數和獎牌總數都達到了中國隊的歷史之最!讓我們向揮灑汗水自強不息的奧運健兒們致敬!
接下來是專屬于中國健兒在里約殘奧會上的感人瞬間!
我們牽著手一起飛翔
在2016年里約殘奧會田徑男子100米T11級半決賽中,中國選手邸東東以11秒28的成績晉級決賽。 (新華社記者李明攝)
殘奧會盲人選手和他們的領跑員
結實的書包帶用縫紉機或者手工縫成一個圈,外邊再纏上幾層羽毛球拍的手膠,這樣的引導環套在兩個人的手上,視力受損的運動員與領跑員就成為一個整體,即使在黑暗之中,也可以跟隨后者的腳步放心奔跑。這一級別的比賽中,選手與領跑員是否能并駕齊驅非常重要。在黑暗中,他是她的眼睛,在賽道上,她也在幫他完成夢想。
在2016年里約殘奧會田徑女子100米T11級決賽中,周國華以11秒98的成績獲得銀牌,劉翠青以12秒07的成績獲得銅牌。(新華社記者李明攝)
你聽這金牌里面有響聲
袁艷萍,曾經在備戰98年亞運會期間,左踝關節內側韌帶撕裂,左腓骨粉碎性骨折,她的左腓骨處出現了約兩厘米的一個缺口,劇烈的疼痛常使袁艷萍無法入睡。直到今天,袁艷萍的體內仍保留著用來固定的一塊鋼板和六顆螺絲釘。但是袁艷萍有一顆不甘服輸的心,無論面對生活,還是迎接比賽,她都始終保持著高昂而樂觀的態度。
盲人柔道女子70公斤以上級袁艷萍奪金 (攝/徐英)
師者如父母
作為殘疾人運動員的教練,往往肩負著更多的責任,要付出更多艱辛。除了傳授本領,他們中有許多人為師如父母。運動員生活不便,他們要寸步不離貼身照顧;當運動員喪失生活信心,他們要及時耐心疏導,幫助他們調整心態。賽場上,他們始終陪伴左右?!皫熣?,如父如母”,這是殘奧賽場上最溫暖的畫面,感染著每一個人。
中國殘奧游泳隊選手彭秋萍(前)與教練張鴻鵠在上場前交流。(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中國柔道選手李麗青(右)獲勝后與教練張貴富擁抱。(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中國殘奧游泳隊教練李建輝(右)協助隊員盧冬參加比賽。(新華社記者普布扎西攝)
阮建平在比賽中,教練李鵬在場邊為她加油。當日,在里約殘奧會女子場地自行車C4-5級500米個人計時賽中,阮建平獲得季軍。(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用生命在奔跑
用生命在奔跑的周洪轉出生在滄州黃驊一個農村家庭。3歲那年,因小兒麻痹后遺癥導致她的雙腿殘疾無法走路。長大后一次機會她被送到湖北黃石的殘疾人訓練基地,從此開始了輪椅競速項目的訓練。
在里約殘奧會田徑女子400米T53級決賽中,周洪轉以54秒43的成績獲得冠軍,并打破世界紀錄。(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勝負只差“頭發絲”的距離
董超三歲那年,被一輛載重貨車撞倒在地,他左膝以下被車輪當場碾得粉碎,右腿也受了重傷。一直到小學時,這樣的情況才有所好轉。后來因為四川省要組建殘疾人射擊隊,在全省范圍內選拔苗子,因為運動上的天賦董超受到了殘聯的推薦。
里約殘奧會董超獲首金!董超說:“射擊場上沒有常勝將軍,一點點的心態變化就能影響最終結果,1環之間的距離是4.5毫米,0.1環還不到頭發絲粗細的三分之一。”
無臂“鯊魚”許慶加冕“十金王”
6歲那年的一場車禍改變了許慶的人生軌跡,第二年他和母親去購買假肢,有人建議他選擇一項運動來充實自己,愛洗澡玩水的他就此與游泳結緣。許慶越游越快,游到了殘奧會。
在2016年里約殘奧會男子50米自由泳S6級決賽中,許慶以28秒81的成績獲得冠軍。(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看到在里約殘奧會上中國健兒這么多的感人瞬間~淚崩了~
可以有殘缺的身體
但不能有殘缺的生命
可以有夢碎的瞬間
但不會停下追夢的腳步
殘奧賽場
殘奧健兒不屈的拼搏精神
砥礪我們不斷前行
文章評論
時間|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