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新聞網站Autonews報道,寧波均勝旗下的美國百利得安全系統公司(Key Safety Systems Inc,KSS)已經與高田氣囊公司達成了最終收購協議,百得利將以近1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高田公司。
高田作為全球第三大安全氣囊供應商,其產品不僅大面積用于豐田、本田、日產等日本汽車企業的相關車型上,而且寶馬、奔馳、福特、通用等歐美國家的知名汽車制造商也大面積的使用高田氣囊。
但是,因質量問題,在過去的17年間,高田氣囊爆炸導致的死傷事故頻發,高田氣囊問題也被推上風口浪尖,高田也因此承受了10億美元的賠償,并最終走上出售的道路。
無獨有偶,就在高田氣囊丑聞尚未結束之時,神戶鋼鐵質量問題也浮出水面,該集團下屬的神鋼不銹鋼鋼絲公司為減少次品數量,在過去超過10年的時間里,篡改不銹鋼鋼絲的拉伸強度試驗數據,將不合格產品作為合格產品發貨。
日本制造業究竟怎么了?從高田氣囊再到神戶鋼鐵丑聞,是否意味著曾經風光無限的日本制造業將就此走下神壇。
高田16億元被出售
Autonews報道報道稱,據上周五晚些時候的法院文件,總部位于斯特靈海茨(Sterling Heights)的百得利安全系統公司已經與高田公司達成了一系列最終協議,其中涉及到了高田公司的全球業務,并為最后的收購掃清了障礙。
與此同時,高田公司還向法院提交了最終的重組方案,并聲稱高田公司的汽車制造商客戶們已經簽署了相關協議,不過這依舊需要破產法院的批準。
百得利與高田公司表示,按照協議,雙方將確保繼續雇傭高田公司現有的所有工作人員,并確保員工們遵循與高田問題氣囊增壓泵召回方面的有關法律監管。
由于高田是日本最主要的安全氣囊生產商,客戶包括幾乎所有日系汽車,加之其通過在德國的分公司向通用、寶馬等國際品牌供貨,高田氣囊在全球市場占有率高達約20%。
然而大名鼎鼎的高田公司卻因為產品質量問題而走上破產保護的境地。
資料顯示,從2008年起,因為高田氣囊質量問題而出現的死傷事故頻發,這迫使該公司不得不承認自身問題,并從2016年起開始在美國、中國等市場發起大面積召回,并在美國市場被處以10億美元罰金。
不堪重負的高田公司于今年6月申請破產保護。隨著百得利正式收購高田公司,則意味著高田這個日本制造業的標桿型企業正式落幕。
日本制造業走下神壇?
就在高田公司收購案還即將進入尾聲之時,神戶“鋼鐵門”再度觸發了全球汽車人的神經。
神戶制鋼公司,是日本第三大鋼鐵聯合企業,也是世界 500 企業強之一。從家電到汽車,從軍工企業到飛機火箭,使用的鋁、銅產品幾乎都有神戶制鋼的身影,據初步估計,這次的問題鋁、銅制品可能會涉及超過 200 多家的企業。
其中受沖擊最大的就是日本的車企,神戶制鋼的汽車鋁板材在日本市場占有 50% 的份額;汽車閥門彈簧用線材更是在世界范圍內擁有 50% 的份額。
目前,豐田、日產、本田、鈴木、馬自達、三菱汽車、斯巴魯等七大日系汽車廠商確認采用了神戶制鋼的問題鋁材。各公司均表示,尚未發現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問題,但是都在緊急的排查之中。
日本車企這幾年丑聞不斷。
2016年,日本三菱汽車公司曝出油耗測試造假丑聞。三菱汽車在燃油經濟性測試數據上使用與日本國內法律法規不同的方式,實際燃耗數據比所顯示的數值增加5%~10%,持續時間長達25年,涉及車輛約200萬輛。
同年,日本汽車企業鈴木也曝出造假消息。據了解,從2010年起,鈴木公司對在日本本土銷售的全部16種車型都沒有按照國家規定的方法獲取燃效數據,一直進行違規測試,包括“奧拓”等微型車和小型車,累計已經超過210萬輛。
今年9月底,日本日產汽車公司被曝出丑聞:日產的新車在出廠前的最終檢查環節出現了違規操作,大量使用無資質人員敷衍出廠檢驗手續。為此,日產決定大規模召回。
因此,有國內媒體評論稱,日本車企的制造神話或許將在2017年畫上句號。那么接替者將是誰?中國這個近年來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的國度給外界無數遐想。
也正是因此,《日本時報》發布評論稱:“這或許會給其他國家的生產商帶來一個機會,比如中國。”
來源:車云網
侵刪
文章評論
時間|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