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市場需求以及雙積分政策的強烈刺激下,新能源汽車即將迎來一輪集中爆發。為了更好地為用戶購車提供參考依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經過1年多時間的規程探討,以及半年多時間的產品測試,于2017年12月25日,發布了首批EV-TEST測試結果,同時推出了EV-TEST主觀評價規程,填補了新城南苑車檢測、評價標準的行業空白。
EV-TEST首批9款國產電動車測試結果發布
EV-TEST是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推進電動汽車產品評價體系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旨在面向消費者關注焦點,綜合國內外相關標準和先進測試方法,建立的獨立、公正、高標準的電動汽車整車性能測試評價體系。這一評價體系的推出有利于引導消費者綠色消費、低碳出行,也有利于促進電動汽車行業創新升級、科學發展,將推動企業不斷增強產品競爭力,實現企業品牌價值和提升國際影響力。
為保證測試結果的客觀性、公正性、科學性和嚴謹性,EV-TEST堅持自主選車、自主購車、自主測試、自主評價。此次EV-TEST第一批測評的車型,均是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EV-TEST管理中心依據自主選擇、隨機抽樣的原則,在事先不告知生產企業的情況下,自費從經銷商處購買的。
根據EV-TEST管理規則,對所選車輛分為微型車組(車身小于4m)和常規車組(車身大于或等于4m),依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先進的測試平臺,對電動汽車的“續航、電耗、充電、安全、動力”五大方面,累計十四項試驗,進行“標準嚴格、試驗規范、獨立公正”的客觀測試和評價,整個測評工作歷時半年,評價結果最終以直觀量化的綜合星級評價和單項性能評分的形式進行呈現。
EV-TEST主觀評價規程發布
與首批電動汽車測評結果一同發布的還有EV-TEST主觀評價規程。自此,在EV-TEST測評中,消費者不僅可以看到車輛的客觀數據,更能得到包括車輛駕駛性能、乘坐舒適性以及車輛的設計制造等方面在內的整體水平,為全面了解和購買使用電動汽車提供更多更科學的參考依據。
按照EV-TEST主觀評價規程,主觀評價將按照行業內容普遍采用的10分制標準進行打分,針對電動車的動力性能、駕駛品質、執行性能、轉向性能、操控性能、NVH性能、形式舒適性能、空間與座椅舒適性能、操作便利性能、事業以及品質性能的維度共計53個細分項目進行評價。
根據車云菌了解,此次發布的主觀評價,將在車企中通過考核,篩選出50余位專業從事新車主觀評價工作的專家組成評審團,根據主觀評價標準進行綜合打分,并通過數據統計,得出最終的評價結果。為用戶對電動車品質的判斷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同時根據主觀評價結果以及影響因素的分析,幫助車廠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品質,改善產品缺陷提供必要的支撐。
車云小結
新能源技術的誕生,正在顛覆傳統汽車的技術、應用習慣甚至產業結構,從此次EV-TEST測試結果來看,作為行業內首個針對電動汽車的測試標準,EV-TEST測試彌補了新能源車型發展的一項空白,給用戶的選擇提供了一定參考依據,然而從此次發布的結果來看,其僅僅反映了電動車一部分特性。如何適應電動汽車快速的軟件更新帶來的性能改變,仍是EV-TEST測試有待完善的方向。此外,如何更全面地放映電動汽車的技術以及產品特性,使測試真正成為引導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趨勢的測試標準,也是值得中汽研在標準和測試方法上需要思考的問題,以使其成為具備行業引導性的測試標準,而不是作為產品推向市場用以檢驗其最基本性能的準入門檻。
來源:車云網
侵刪
文章評論
時間|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