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北上廣深這幾個大城市連續的發布了網約車新規草案,對專車司機的要求驟然提高了。一個龐大的司機群體命運,注定要被改寫,四個城市的包容開放程度,也在那一瞬間被啪啪打臉。
按照新規草案的要求:
北京:網約車須本市號牌,駕駛員須本市戶籍;
上海:網約車應在本市注冊登記,駕駛員應具有本市戶籍;
廣州:男性需60周歲以下,女性55周歲以下;
深圳:駕駛員須具有深圳戶籍或持居住證。
在網約車迎來合法化的消息兩個月后,網約車司機們這次真的煩惱了。尤其是北京和上海,這次的新規草案對車輛、司機都做出了詳細的規范。
對車輛是要求還是苛求?
對于車輛的要求,差不多近八成的車輛都不符合要求。這里要特別提到的是:首先,需要本市牌照,另一個是對車的排量、軸距都做出了具體要求。
這直接會把外地牌照的專車攔在門外,大量不符合排量的車清除出去。依據滴滴方面提供的數據,以上海為例,從事網約車的車輛符合新軸距要求的,不足1/5。也就是說,單純軸距這項要求,就會把80%的車輛淘汰。
對司機要求:2.5%的司機滿足要求
在對駕駛員的要求中,同樣有兩項要求大幅度提高了司機準入門檻:
擁有本市戶籍;且需要有本市駕照。
這批人的數量有多少?同樣來自滴滴的數據,以上海為例,已激活的41萬余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司機具有上海本地戶籍,這還不能保證這2.5%的司機都持有本地駕照,車輛軸距都符合條件。
滴滴們也是叫苦不迭 你還要我怎樣
根據滴滴方面披露的數據,新規定之后符合條件的司機將微乎其微。
這政策對滴滴這樣的專車平臺巨頭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滴滴目前的主要收入就是司機抽成、小部分收入來自廣告和對車企的營銷服務,另一方面,滴滴的商業模式建立在其C2C“平臺”之上,若專車成為少數人的專屬,則滴滴的估值空間將大幅度縮水。
滴滴在對新規回應中稱:“數百萬網約車司機師傅或將失去目前的工作機會與收入,這也意味著數百萬的家庭將失去重要的收入來源。大量的網約車司機將面對失業打擊,成為社會閑散人員,重新尋找工作,或將造成群體性危機和社會不穩定因素?!庇谑恰暗蔚螒┱埖胤秸嘘P部門能給予非本地戶籍與本地戶籍市民同等的從業權利,莫讓民眾對創業創新失去信心和熱情?!?/p>
網友們怎么看新規?
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就調侃的說,“北京牌照的車我覺得合理,必須北京本地人就沒必要了。北京本地人從事服務行業,本身就沒有什么競爭優勢,服務的動力不足?!?/p>
雖然北京和上海深圳以及廣州等在對于網約車規定的細節方面還有諸多的不一樣,很多網友還是看到該細則充滿著諸多的“地域歧視”,并呼吁即使網約車細則最終落地,也應留出修改的“窗口”。當然也有更多的網友表明支持這項草案,而且還需要對“網約車”進行嚴格管理。
Jason說
網約車作為分享經濟的時代強音,一直以來被寄予改變出行難的厚望,從過去點點滴滴的改變來看,它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選擇,這新規草案無疑是令專車市場更加的干凈透明,司機的素質提升也對乘客有好處。
但是戶籍區分對待,這就剝奪了一大批自力更生的外地司機的工作機會,新車的法規應該是從群眾的利益和生活的便利性出發,大城市的效應也可能讓新規以模板的形式向許多城市輻射滲透,這個新興的行業在監管的同時應該從多維度看待現狀。
(圖片源于網絡,侵刪。)
文章評論
時間|熱度